您好,我是Emily (黃曉蘋),本部落格作者;散播愛和光單元,希望帶給您療癒及從事件另一角度思考。請您轉寄,散播愛和光給他人👉請點閱看頁首說明。
若本篇內容及本部落格其他文章對您有幫助,期待您贊助本部落格、索取贊助回報,並投稿文章分享心得及專業知識:
請下載 文章目錄、善舉回報表(依照贊助金額索取回饋)、付款方式、投稿主題及自媒體項目、本部落格服務總覽及廣告區域圖;自媒體曝光平台及聯絡作者Emily。
謝謝您! 😊💓🌞
敬請同步點閱 本單元其他頁面:#1-#81、#82-#226、#227-#251
258)妳穿這件很好看
B:妳穿這件很好看! 這個品牌的設計感很適合妳! 我很欣賞這個牌子!
M:謝謝!那麼,為什麼妳都不買他們的產品呢?!
B:我的體型不適合,要拿去改就沒意思了! 我的環境也沒有適當的場合穿它,顯得突兀或炫耀。
Whatsyouridea1996: 有時候,人們總是跟隨著自己景仰的人或事物,例如藝人偶像或職場上尊敬的人的意見或穿著,時常忘記[要合適]的重要性,然而,[合適]來自於[與自己的價值觀或需求、環境比較]👈如果不先建立合適自己的標準,怎知自己有沒有月暈效應或名人偏見呢?!
學術上的研究結論也是,假設案例: 縱使有100個結論支持職場的痛苦令人成長,但事實顯示那些痛苦是霸凌、甚至某些造成受害者結束自己的生命,施暴者可以因為研究結論而脫罪嗎?! 或者,那些研究結論是否應該直接被反駁而視為不適當呢?! 或是,您認為因為發表論文的人的[身分很受尊敬]所以應該不能被質疑嗎?! 那麼,[研究]本身的精神是什麼呢?! 如果一件是有好幾種結論,但它是比較結論人之間誰的名望大誰就是真理👉那麼,大家就去訪問知名度最高的藝人的意見就好了,不必學術研究了吧?!
再請教您一次: 您是什麼學校畢業的呢?!
什麼是思辨?!
您的學校一定支持您具備思辨能力,而您自己呢?!
257)撈不到
X:你在生氣什麼?
Y:那份報告是假的,說我們公司是幸福企業,我都來半年了,遇到都是鴕鳥主管! Z的離職原因也是這樣。
X:也許報告不是假的,受害人都離職了,根本不想受訪吧?! 或都離開很久了,評鑑公司根本查不到,也是那3個害蟲一直存在公司的原因,什麼老闆用什麼樣的人。我習慣了。我的新公司在Z新公司隔壁! 下次見面討論我的新公司吧! 祝福你!
Whatsyouridea1996: 每種評鑑與調查都有撈不到的資料,以會計師簽證服務為例,審計員的查帳底稿PBC(provided by client 這是客戶提供的)三個字母很重要,因為,證據是客戶引導或提供的,這是先天評鑑的限制,撈不到的異常少數資料,我稱它們是關鍵少數離群值。若您是因為某公司是被定義的[幸福企業]而決定加入,不妨下次考慮從面試一直到到職後的3個月時常問問自己公司環境是否合適自己快樂地工作,這個方式是由您自己擔任[快樂企業評價審查員],對您自己比較客觀👉是的,求職者選公司本來就是主觀的事情。您認為呢?!
256)遊戲間
小朋友:老師,這裡的玩具我們都可以玩嗎?! 今天不用上課嗎?!
老師:對呀! 遊戲可以幫助人們大腦活動,你們趁現在能玩就玩,長大你們就沒有時間玩了!
小朋友:老師,您不是說,只要是人們認為重要的事,一定能夠安排出時間進行,就像我們的爸爸媽媽在很忙的時候還會抽出時間陪伴我們一樣。我以後一定會空出時間玩遊戲的,我太愛遊戲了!😁
Whatsyouridea1996: 如果您身邊或您自己認為某些事情因為太忙而沒去做,因此產生遺憾…….是否是您根本認為那件事不重要呢?! 遺憾的原因是什麼呢?! 例如是遊戲,有沒有可能也是因為興趣變低,或者,因為年齡成長而出現更有興趣的事情了呢?!
大人們聊自己的童年時,有時會羨慕別人擁有過的事情/例: 玩具,有人會因為家庭環境不允許玩樂而感到遺憾/例:隨父母下田工作,事實上,那是因為生活重心不同,您遺憾的事情可能是別人羨慕的事/例:下田=捉蚯蚓或踩泥等被大人禁止的事、玩具=代替父母陪伴。
您認為呢?! 期望每個人都認為自己的生活是有意義的。
祝福您。
255)平常心
平常心是很難做到的,我認為就是佛教裡面的👉觀自在;遇到開心的事,自然是好事,平常心並不是希望人們憋住喜悅的感覺,是類似勝利的時候不要驕傲認為自己無所不能,另一方面,當人們遇到挫折,怎麼可能不難過呢?
心情沮喪是自然反應,平常心則是希望人們知道難過與開心一樣,每個人都會遇到,要有勇氣面對。假設是被陷害,世界上有好幾億人口,非常有可能有人與您遭遇類似,並奮力尋求解決之道,請您不要認為只有您最可憐而絕望。建議您,不要輕易相信自稱保持平常心但在事件過後流淚或歡笑的人👉既然是平常心,怎麼會受到情境的觸動呢?
這並不是指人們不能流淚或歡笑,而是....並不是保持平常心又說自己是平常心,是不是口是什麼非呢?!
有沒有人也覺得👉有時候,環境及教育指導我們要追求卓越,達到,向上,但很少人教導我們面對失敗或失去👈我想使用另幾個狀態解釋我的看法(1)捨得。就像您知道的: 該來的時候會來,因此,該離職的時候留不住=別人的[來]是我方的[離],反之亦然,其實只能捨得。(2)又是您知道的,珍惜這個瞬間,當下。不敢或不要珍惜,就等著失去。(3)求才求職,有關人的事情,還沒弄清楚之前建議您不要冒然投入資源或屬於您的事物,或者,情感,金錢。原因: 撇開詐騙不談,請問您沒弄清楚之前,怎知合作或關係會合適長久呢? 只有合適才會長久吧?
平常心的意思是不要有月暈效應,見到帥哥美女或可能是想要的公司或人才,彼此給個熟悉期吧,可以馬上接受/發出錄取通知,但到職之後不忘即時詢問或確認您覺得奇怪的事情。
Whatsyouridea1996: 向能夠做到觀自在,平常心的人致敬,因為,我並非總能做到。您呢?
祝福您。
254)技能不一樣
A:你知不知道,那位勸人向善的佛學導師的小孩被警察逮捕耶! 我們還要去聽他上的課嗎?!
B:我覺得他講得都很有道理,我要去;我學到的是,我們自己是自己的主人,自己的事自己做決定,也許他的子女做了不好的決定,不代表導師講的是錯事,也有許他的子女叛逆不聽他的話,他又能如何呢?! 他是[導師]不是[說服師]。
Whatsyouridea1996: A的意思是,醫生不能生病,因為是醫生,而且,醫生的子女也不能生病的意思;合理嗎?! 👉父母[輔導]自己的子女而不剝奪子女為自己做選擇的權利,有時也常被[誤用]為這句話等於[父母不能管理子女],特別是子女未成年時,因此,請大家的文法與邏輯務必學好,才能談到親子關係。您說呢?
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。
歡迎評論;希望您贊助,並索取贊助回饋👈請詳本單元頁首說明,謝謝!
敬祝您健康、平安快樂、豐盛。
253)內部稽核部門
同事:為什麼要離職?! 你不是做得好好的嗎?! 大家都很肯定你的表現!
稽核:謝謝! 我有其他機會了,那個工作很吸引我;現在公司的事情都很上軌道、我的工作很固定、申請轉調不成功,到其他環境看看是比較適合我的,謝謝您!
Whatsyouridea1996 : 電影[魔法保姆麥克菲],保姆說:[你需要我,但不要我的時候,我必須留下來。但是,你要我但不需要我的時候,我必須離開]👈有沒有很類似某些公司裡面能力很好的內部稽核人員的處境呢?! 在公司內部運作可能比較雜亂,而各專業部門恃才傲物互不協調時,稽核人員是受到排斥的,會被挑戰[你沒有我的專業,憑什查我?!];透過定期稽核報告與建議👉稽核人員的工作表現因此受到肯定,有可能想要拓展個人專長而申請轉調部門時,卻也有極大可能被拒絕,理由是:只有查核經驗、缺少執行經驗,或者,只能轉調財務會計單位👈隱形的規定,這種情況顯得稽核人員過去的工作能力=0。
上述情形,稽核人員離職到底對該公司是不是損失呢?! 或者,反正公司已經上軌道,稽核離職,再招募新人就好了!
貴公司有沒有這樣的情況呢?! 上述案例您看到什麼問題呢?!👉 相對地,恃才傲物的專業人員可能還留任在公司,公司可能再混亂一次吧?! 是因為稽核是否存在或專業人員被允許不當態度的問題呢?! 還有轉調制度評估標準…
公司允許什麼樣態度的人留任呢?! 態度產生文化,您的想法是什麼呢?!
請教您一個問題:申請轉調卻被拒絕的稽核人員可不可以說👉我都有能力查你還發現問題了,你竟然質疑我的能力?! 👈事實如此,但這是不可能被表達出來的,貴公司將如何處理呢?!
希望對您有幫助!
252)歷史、經驗、教訓與能力
事件背景:某期間國會組成狀態,由少數執政黨成員D及多數在野黨成員K組成,是一般所稱少數政府的狀態(維基百科);D與K意見無法達成共識,議題演變成人民啟動罷免國會公職人員D或K的活動。
L:妳為什麼不去投票?! 我們很難得有參加罷免公職人員的機會,妳的想法是什麼呢?! 看來,審核通過的被罷免名單都是K,妳比較支持K嗎?!
M:我支持我的國家,沒有偏好特定政黨;誰忠於國家利益而不是政黨利益或個人利益,我就支持誰!
我們的國家,24年之間就發生了好幾次少數政府的狀態,到現在還要透過人民罷免才能處理多數在野黨不支持的政府法案;這次使用罷免權,下次要使用什麼呢?!
[事件]造就[歷史]、歷史產生[經驗]、經驗產生[教訓],因此,教訓產生處理事件的[能力],而政府/執政黨總是主角,因此,您認為現在的政府有沒有從24年之間的歷史產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呢?! 缺少的是經驗、教訓、或產生能力的能力呢?!
還有一個可怕的可能👉沒有這件事件,事件/歷史不存在,這是國家的悲哀,人民被蒙騙在一場浪費資源及稅金的戲劇裡面,而且人民不知道事件/戲劇的目的是什麼;反問妳:為什麼要參加演出/投票呢?! 或者,事件是真的,罷免之後,根本議題解決了嗎?! 或是,下次再出少數政府又要出現罷免活動嗎?!
既然選舉公職人員之後都要罷免,那麼,不用選舉了吧!
Whatsyouridea1996: 上述歷史(事件)/經驗/教訓與能力的因果歷程,您同意嗎?!
如果您的相關事件歷史重演,您是否已從過去的往事歷練習得應有的處事能力呢?! 也許需要改變的是自己👉觀念、抉擇的條件、個性或態度等等;然而,有關於個人的職涯或生活事件(例如:投資、交友或情感等等),我不太認同人們會對歷史重演的當事者未經確認或調查就說:都發生好幾次了,你怎麼沒學到教訓呢?! 👈(1)未經確認或調查、個案深談,本來就不適合下結論,不是嗎?! (2)信不信由您:可能是被詛咒或下咒造成的。您認為呢?!
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。
歡迎評論;希望您贊助,並索取贊助回饋👈請詳本單元頁首說明,謝謝!
敬祝您健康、平安快樂、豐盛。